分卷阅读96

的大礼,手中扬起西北的军旗。
  人群攒动拥挤,情绪激昂。
  崔嘉将这一切看进眼中,他身侧的官员摇头道,“秦王殿下如今的声威,怕是陛下都比不得了。”
  崔嘉笑道,“大人此话慎言。”
  官道上一白裳妇人未着脂粉,脸色雪白。
  她手中牵着垂髫小童,于人群中一路紧随着那一具漆红棺椁。
  后来将小童揽进怀中,三寸金莲踉踉跄跄地追逐着丈夫的灵柩。
  孩子在她怀中懵懂地问,“娘,那个红色的大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妇人泪盈于睫,答道,“那是你的父亲。”
  无人注意到那对于人群中饮泣的母子。
  棺椁中是腐烂的尸体,棺椁外是腐烂的人心。


第一百零九章
  天子高距金銮殿。
  明堂下众臣神色不一。
  童章等人身负重器,不得面圣。遂候于殿外。
  秦王一身银色甲胄跪于玉砖上听封。
  朱旻盛打开手中明黄的圣旨,提高的嗓音有些尖细。
  “今并肩王西北大捷,朕心甚慰,特赐珠帛四十万,金十万,其麾下童章,林舒,赵茗等人翟升三品都尉,各赏白银十万,宁轲追封一品大将军,吏部择日备礼册命。”
  秦王躬身道,“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天子道,“收复漠河十五州乃不世之功,宁将军身故,朕颇痛心,已派人将宁将军棺椁扶白幡入陵,妻儿均由朝廷安置,皇叔节哀。”
  秦王道,“谢陛下体恤。”
  永历四年初。
  秦王漠河大捷凯旋,举国欢庆。
  廊桥外明灯璀璨,一夜火树银花不灭。
  宫中大摆庆功宴以慰三军。
  乐姬拨弄管弦,音色婉转如黄鹂。
  唱雨晴云散,满江明月。
  “半夜心,三更梦,闷倚篷窗睡。”
  华宴之上温暖如春,案前金樽美酒,笙歌乐舞,鲜艳的红梅浓香扑鼻,俨然一派盛世升平之景。
  宴罢,宣帝暗召京畿崔嘉面圣。
  崔嘉从未面圣过。
  他躬身跟着宫女子,眼睛落在脚尖,不敢有丝毫越距。
  宴上天子大赞秦王,人人均以为陛下倚重秦王,而崔嘉却觉不然。
  宫中亭台楼阁众多,那宫女子三寸金莲,手中一盏灯火,灯花摇曳,步履飞快。
  引崔嘉入一偏殿,离开时带上了雕花木门。
  一盏昏灯点映,崔嘉伏身跪地。
  “京畿崔嘉叩见陛下。”
  头顶上方传来天子的声音。
  “今日十里亭发生了什么,你且一五一十说来。”
  崔嘉心念电转间答话。
  “回禀陛下,臣与京畿官员迎西北将士入京安置,秦王殿下在帐中小憩,臣便与京畿官员在帐外候了两个时辰。 殿下出来时能闻到京中所酿桃花酒的味道。”
  本非秦王在不可,崔嘉执意将此事闹大,果真入了天子耳目。
  他刻意如此一提,便让天子知道,秦王并非在帐中休憩,而是在一众官员等他的时候,于帐中饮酒作乐。
  楚钰从垂髫始便被教授权术之道,青砖下跪着的崔嘉在想些什么一清二楚。
  楚钰心知秦王不是那等刻意为难低阶官员之人,却心生疑窦。
  或许秦王当时并不在帐中,那他在何处?
  楚钰蹙眉摆手道,“你且退下,今日之事便带进坟墓吧。”
  崔嘉道,“下臣遵旨。”
  出了偏殿,北风拂过,冷月像一只巨大的眼,崔嘉拿袖口擦拭额上的冷汗,匆匆乘轿离宫。
  京城酿桃花酒的商贾当夜被锦衣卫提至宫中密审。
  直到后半夜从杏和坊的掌柜口中审出消息,诸多战战兢兢的生意人才被锦衣卫护押出宫。
  杏和坊的掌柜道,“昨夜秦王府的人来坊上提二十坛新酒。”
  锦衣卫使沉声道,“在此之前,还有可疑之人出入?”
  杏和坊的掌柜还记得那位来酒馆听书,出手阔绰的年轻男人。
  他忐忑不安道,“是有一人,头戴斗笠,身高八尺,听声约莫不足三十。不曾瞧清楚脸,斟酒的时候看到脖颈上有道不重的烧伤。此人来过酒馆两次,头一次是数日前,第二次是前几日,听了一出宁轲将军阵前勇救秦王的书,还给说书人赏了不菲的银子。”
  锦衣卫使遂报于天子。
  身高八尺,年纪不足三十,脖颈处有烧伤。
  京城人普遍于西北人相较矮小,寻便京城身高八尺之人亦寥寥可数。
  楚钰知道秦王脖颈处的烧伤如何而来。
  是当时的小周山大火。
  秦王只怕数日前便已回京却未报朝廷。
  数日前便已经进京,而锦衣卫的密探都在做什么?
  宣帝勃然大怒,当夜杖杀三十余名锦衣卫,这三十余名锦衣卫赫然均是秦王的人,锦衣卫人人自危矣。
  秦王收到音信,已经是第二日的事。
  当夜的秦王府烛火通明,长明灯高距不灭。
  赵茗在正厅等着他。


第一百一十章
  画屏上的的红梅浓艳如血。
  赵茗候在厅房已有数个时辰。
  最后一柱香灰落尽。
  更鼓声响起,烟花骤裂于漆黑的夜空,火星稀疏窜向四周。
  被勒住咽喉的感觉越发清晰。
  他抿了抿无端干裂的唇,颤抖着手端起已置冷的茶水。
  冷水入喉,冲散了干苦的味道。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