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0

时间,枪就响了,那个强壮的像头牛,怎么看都像是兰博的卡帕佐倒在了血泊中,真实的战场上没有强者,当杰克森干掉德军狙击手,军医韦德冲上去时,卡帕佐阵亡了。
  还没有打听到瑞恩的确切消息,已经有一名士兵阵亡,八个人冒着随时阵亡的危险,深入德军的腹地,为了一个家庭,去拯救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底值还是不值?
  影片没有明确的交待,军人必须履行职责,米勒上尉带领自己的队伍,继续前进,即便是他们都不能理解这一任务,依然要完成,然后又有人阵亡……
  肯尼斯·图兰看得格外认真,前面的开场戏确实可以用经典乃至史诗来形容,他却不会忘记,杜克·罗森伯格是爆炸狂魔,是毁灭公爵,虽然其中的风格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依然是他擅长的火爆和煽情场面。
  接下来略带平淡的叙事节奏,同样是导演功底的重要体现,一个只会煽情和爆炸的导演,永远也成不了顶尖的大师。
  “交待小分队人物背景性格的平淡,以便丰满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同时穿插小高潮,以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低语一句,肯尼斯·图兰点了点头,这是非常聪明的手法,而且实际效果也不错。
  第一个小高潮中,列兵卡帕佐被狙击手击中,不幸牺牲;第二个高潮仅在两分钟后,美军无意间与德军遭遇,从而造成近距离对峙,最后以敌方被击毙告终。
  两个高潮连接得如此紧密,仿佛预示着本该得到休息的精神并不可放松,置身战争,理当如此,但一味强调警惕、危险,容易让观众的神经绷的太紧,也容易让人因持续紧张而疲惫,于是新因素介入——第一个瑞恩带着搞笑的蠢气上场。
  而一点失望过后,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希望和期待。
  第三个高潮来临,以数铭牌为过渡,小分队的又一名成员——军医韦德死在攻击雷达站的途中;紧接着厄本放走德国人引发了第四个动作性不强,却更为重要的高潮——列兵莱宾扬言离开,霍瓦特中士举枪阻拦。
  这个高潮的人物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单单是小分队里的上下级,还有队员之间的分歧,以及最终极的矛盾——此次行动到底值不值得!
  杜克·罗森伯格极其聪明,始终没有做正面交待,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没错,问题本身确实值得思考!”安娜对艾琳如此说道,她毕竟不是刚毕业时的学生了,在好莱坞待了很长时间,对这个圈子大部分导演和制作人的心态还是有些了解的,“但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必然不同,这种问题极容易产生争执,争执势必会变成争议,而有争议才会带来足够多的话题,才能给媒体宣称炒作的嘘头,才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是这个道理。”艾琳点了点头,“我虽然只与杜克见过两次,但从莉亚阿姨那里了解过他,杜克深受莉亚阿姨商业为先的理念影响!”
  一场爆炸结束了两人之间的这次私语,在影片进行一多半后,片名中的主角终于登场了!
  似乎是期盼了太久,似乎是被影片的气氛所感染,剧院中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同时欢迎影片内外的大爷——詹姆斯·瑞恩登场!
  第一百七十六章 掌声雷动
  真正的詹姆斯·瑞恩出现时,影片已经走过了一多半,以肯尼斯·图兰的推断,按照好莱坞的制片规则和杜克·罗森伯格的习惯,接下来必然还有一场大战,实现最后的救赎。
  但他明显感觉到,其实瑞恩这个人并不重要,杜克·罗森伯格想要表达的目的很明确——救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救人这项行动。
  同时,作为资深影评人和媒体从业者,肯尼斯·图兰敏锐的察觉到,这部影片上映后必然会引发讨论的风潮,即便它是如此符合美式价值观!
  杜克·罗森伯格好像永远都不会忽略市场?肯尼斯·图兰嘴角挂上了一丝无奈的笑容,争议和风潮往往能杀死一部电影或者引爆一部电影,那《拯救大兵瑞恩》呢?
  高潮大战即将来临,剧院中的掌声早已落下,库尼特斯瞪大眼睛,直直的看着银幕,他旁边的同伴,甚至周围所有的观众,莫不是如此。
  这些来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很多都是冲着导演而来,对于杜克的习惯有所了解,既然开头的大战精彩残酷到让人灵魂都为之颤抖,那结尾高潮戏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观影体验?
  “大战之前还有片刻的宁静啊。”
  听到艾琳的话,安娜笑了起来,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罗森伯格导演这是在用美好回忆彰显人性的光辉。”
  在安娜眼中,经由战场命运而揭示人的感情世界,是杜克在这部影片上最重要的进步和成功,为了表现人性的完美和对战争的恐惧,他特意在影片的第二次大战之前安排了一次片刻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让人体会人性的光辉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在这一段落中,镜头又出现了米勒上尉颤抖的手以及他上半身的中景镜头,安娜看到了小分队的最高指挥官在大战之前对命运的担忧和无望,当他坐下和瑞恩谈论家人的时候,他告诉瑞恩要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他们的音容笑貌。
  杜克在这里巧妙的使用了一组正反打镜头,基本上都是两人的面部特写,安娜从他们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